“我们作为医生,便是要不断学习,修炼出最精最好的技术。再用尽量实惠的价格,把这最好的技术和最好的药材,带给来访的每一位患者”——张怀金
千年前,药圣孙思邈在传世著作《备急千金药方》中写下对后世医师的期许:“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此后朝代更迭,无数杏林圣手怀揣济世之心,以精湛医术拯救无数宝贵生命。在传承发扬中医药文化,切实守护人民健康的同时,他们也将仁爱慈悲之心,带给每一位被病痛困扰的病患。医圣张仲景后裔,立志济世为民的当代中医药大师张怀金,便是其中一员。从医几十年,张怀金以仁爱之心为引,以精诚医术为方,始终走在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道路上。
耳濡目染,决心从医
张家是医学世家,作为医圣张仲景的家族后裔,家中随处可见《伤寒论》《伤寒杂病论》等传世医学著作。在张怀金的记忆中,懵懂的幼年是在哥哥们的朗朗背书声度过的。家中兄弟姊妹众多,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兄长背诵家传医书时,便带弟弟妹妹们旁听。从听到读再到自己背诵,随着辉煌厚重的中医药基础理论在张怀金脑中越来越清晰,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愿望也悄然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从潜心学医到独立从业的艰辛,张老只用简单话语将数年寒窗带过:“毕竟兄弟姊妹多,条件还是艰苦的。当我懂事时,哥哥们早已成家立业,父母也日渐老去。父亲去世后,我才靠自己潜心学医。最初只知道学习理论知识,还是行医后多与同行们交流经验心得,再结合我们家族代代相传的张仲景精方配合研究,成就一番事业。考取资格证书,步入社会行医谋生……我是一步一个脚印才走到今天。”
心系人民,大医精诚
独立从医初年,那时的中药平均仅4-5元一副,如张怀金这般独立运行的中医馆更是少见,一位患者找到了尚且年轻的青年张怀金,这一个病例让他至今难以忘记:“那位大爷(是)食道癌,当年找到我的时候63岁,告诉我本来不准备再治了,因为他在老家吃了三年多中药,药渣如果用车来推的话,起码也有三大车,他也不相信我能把他治好。”
面对这样一位失去信心的患者,张怀金在仔细问诊之后,为他开出了几乎颠覆患者过往给药方向的全新药方。经数月,这位曾预备放弃治疗的患者逐步好转,成为了张怀金医馆“行走的活招牌”,为张怀金与之后的无数位病人之前搭起桥梁。从业几十年,张怀金长期致力于将家传张仲景精方与内科及皮肤方向上疑难杂症的研究与治疗相结合,可以说学验俱丰,尤其针对皮藓、湿疹、鱼鳞病、乙肝、肿瘤,及痛症、骨质增生等这些世界公认的疑难杂症,有自己的一套心得。“绵阳市涪城区青义路有个张医生,他的药特别灵!”在患者的口口相传中,一位又一位怀揣希望的病人来访,康复后又再将张怀金推荐给其他病患。无数感激与荣誉纷至沓来,“大医”二字如同一枚勋章,在张医生胸前熠熠生辉。
守正创新,代代相传
在传统中医药学中深耕半生,张怀金深知古老医学体系背后所蕴含的独特诊疗体系、健康养生理念。在张老看来,每一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都有其规律,而每一位患者个体之间一定有所差异,即便症状相同也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这也是中医与西医最大的不同。
对于广大至今仍走在求学路上的医师们,张老不吝于将自己多年心血凝结而成的经验,分享给共同传承发扬中医药文化,守护人民健康的同路人们:“一个好的中医,不能不通阴阳五行,不能不懂得相生相克制化的道理。若不懂其内核而只知皮毛,病人来了也不懂得其作用原理,更不懂根治病症的逻辑,是对病人也是对行业的不负责任。”张怀金认为,唯有潜心研究学习精研自身医术,怀揣敬畏与仁爱之心对待每一次问诊,才能真正成就一番事业。中医药学文化历经千年传承与发展,至今依旧是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环。他表示,他期待着更多年轻人关注中医药、学习中医药,将中医的精髓代代相传。
中医药大师张怀金的故事,并非波澜壮阔,也没有豪言壮语,但在患者需要的时刻,他从未缺席。医者之道,至纯至简,知易行难,回望行医的几十年,张怀金医生便是在每一次问诊中,无声地践行着自己的“道”。对于未来,张怀金表示,将继续坚守从医初心,在中医药领域不断深耕,造福更多人民。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哈尔滨资讯网